最新!2018QS全球学科排行公布!48个学科的TOP10是
继去年11月份发布了2018年QS全球大学排行榜之后,3月初,全球高等教育机构QS Quacquarelli Symonds发布了第八版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该排名比较研究了48个不同学科,突出了世界上在每个专业领域表现最好的大学。比起大学榜单,科目榜单可以更直观地看到所选专业在全球的排名,对于更在意专业度和学科教学质量的同学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2018年的排名新增两个专业,分别是古典与古代史以及图书馆与信息管理。这意味着QS学科排名更加丰富完整。学科排名的衡量基准是:学校在专业领域的论文/研究被引用率,全球主要雇主反馈和学术调查的结果。
全球亮点
·哈佛大学再次成为第一,在14个学科中名列全球之冠,超过 MIT。后者在12个学科上夺冠。
·除此之外,只有一所学校在一个以上的学科中夺冠:牛津大学在4个学科上夺魁。
·总体而言,亚洲院校共有30次冲入前十,其中12次是由来自新加坡的院校取得的。
·尽管有退欧影响,英国的院校仍实力不俗,共有十次取得榜单冠军。
·QS 今年新增了两个新的学科排名:古典文学与古代史,以及信息管理。
就今年的结果而言,哈佛大学可以再次骄傲地称自己比其他任何机构更多地被评为第一名。接下来的两所大学排名最靠前的是麻省理工学院(MIT)和牛津大学。这些机构分别是12个专业和四类学科方向的前几名。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美国所有科目的大学的升学率都比上升的要低,这可能是教育部长贝齐迪沃斯和特朗普政府关注的问题。有趣的是,英国脱欧对英国院校的影响仍然微乎其微,英国大学超过10个专业排名第一,相比去年增加两个。

中国方面,清华大学在土木与结构工程学科方面排名世界第5。清华大学的成功是中国大学具备众多强大的工程类院校的代表。中国的院校共有88次入围全球前50强,其中16次都是在QS的五个工程类排名榜单上:
·三所中国大学在化学工程类排名全球前50;
·四所中国大学在电子工程上排名全球前50;
·四所中国大学在机械工程上排名全球前50;
·四所中国大学在土木工程上排名全球前50;
·五所中国大学在采矿工程上排名全球前50;
今年最新排名还揭示出中国大学有88次进入了各类全球前50榜单,超过香港(87次)、日本(76次)、韩国(56次)和新加坡(53)次。这一结果显示出中国在其所在地区具备最为强劲的教育系统。
其它发现:
共有四所中国大学进入某个前十榜单:北京大学的现代语言学(第6)、清华大学的电子工程(第8 )和材料科学(第9)、北京大学的语言学(第10)。
关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对比,请见下表。

尽管比起其他亚洲国家,中国有着更多的前100和前50学科,但在顶尖水平上,中国仍略逊色于新加坡。新加坡的高校共有34次进入前20榜单、12次进入前十榜单,这一数字相当于中国(5次)与日本(7次)之和。
除了工程类学科,中国的优势学科还体现在化学和材料科学(各有5所高校进入前50);
总体而言,参考排名的学生和家长可以在本次排名中找到74所中国大学的信息,这些大学共在48个学科榜单中出现了577次;
在这577次的排名入围中,有135次是排名上升,112次是排名下降。这显示了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在持续进行缓慢但稳定的进步。
QS研究总监Ben Sowter表示:"过去十多年来,我们看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速度显着加快。举例来说,2006年美国的科学和工程研究论文的比例是两倍多,而现在中国的科学与工程研究论文的产出比美国还多,分别是18.6%和17.8%。其增长在2017年有所减缓,但我们的研究结果仍然表明,在科学、技术和工程方面的发力正在使中国的大学更具竞争力,并反映出十年来的坚实进步。"
每所大学在2018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排名第一的专业方向 | |
University | Subject(s) |
哈佛大学 | Accounting & Finance, Biological Sciences, Business & Management Studies, Economics & Econometrics, History, Law, Life Sciences & Medicine, Medicine, Modern Languages, Pharmacy & Pharmacology, Politics & International Studies, Psychology, Social Policy & Administration, Social Sciences & Management, Sociology, Theology Divinity & Religious Studies |
麻省理工学院 | Architecture, Chemistry, Computer Science & Information Systems, Chemical Engineering, Civil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Electrical & Electronic Engineering, Mechanical Aeronautical &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Linguistics, Materials Science, Mathematics, Natural Sciences, Statistics & Operational Research |
牛津大学 | Anatomy & Physiology, Archaeology, Arts & Humanities, English Language & Literature, Geography |
科罗拉多矿业学院 | Mineral & Mining Engineering |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 Earth & Marine Sciences |
茱莉亚音乐学院 | Performing Arts |
拉夫堡大学 | Sports-related Subjects |
皇家艺术学院 | Art & Design |
罗马大学 | Classics & Ancient History |
谢菲尔德大学 | Library & Information Management* |
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 | Education |
阿姆斯特丹大学 | Communication & Media Studies |
加州伯克利分校 | Environmental Studies |
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 | Veterinary Science |
剑桥大学 | Anthropology |
香港大学 | Dentistry |
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 | Hospitality & Leisure Management |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 | Library & Information Management* |
宾夕法尼亚大学 | Nursing |
匹兹堡大学 | Philosophy |
苏塞克斯大学 | Development Studies |
瓦格宁根大学 | Agriculture & Forestry |
部分学科排名
| 土木工程 |

| 计算机 |

| 信息工程 |

| 医学 |

| 化学 |

| 数学 |

| 商业管理 |

| 会计金融 |

| 经济学 |

| 法律 |

| 艺术设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