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留学生都会遇到阅读写作难题,这篇干货让

From:WE留学生
微信号:WorldEducation
美国大学的阅读和写作挑战,是中国留学生绕不过的大坑。我们一直深度关注中国学生遇到的这些学术挑战,走访美国大学、采访了众多留学生、准留学生。
通过以下文章,你可以深入了解到中国学生真实面对的阅读和写作挑战、最实用的读写应对方法,以及美国大学实实在在的阅读书单。
了解:美国大学的阅读和写作到底有多难?
美国高校的阅读和写作量,对中国学生是多大的挑战?
美国教育重视阅读与写作自小学始,所以一进入美国大学,阅读与写作,中国学生已经落后了12年。
在美国,你们的写作量/阅读量是多少?
BostonUniversity 吴祁伟:
新生写作课是必修的,每周都会有作业,要有一定的阅读量,所以作业量还是挺大的。如果是很认真的学生的话至少要花5、6个小时。

在写作和阅读上的挑战有哪些?
EmoryUniversity 沈子湄:
我觉得我来美国读了一年的书,到现在为止,阅读能力提高很多,看书的速度加快了,但写作时的用语还不够地道,有时教授不能理解我要表达的意思,有时他会觉得这表达不是很适合语境这样子。
Chicago University 刘琪:
在Chicago,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课读的都是古罗马文学,诸如柏拉图、苏格拉底,还会读一些十七、十八世纪的哲学家的作品,里面的用语不太像现代英语,又特别喜欢用特别复杂的句式。特别是我当时学艺术史的时候,我对里面涉及到的人物感到特别讨厌,明明很简单的一句话却要绕好几个弯子,还要加入很多法语单词,读起来非常吃力。
你们怎么看待中美学校里的写作区别?
ClaremontMcKenna College谢慧娴:
中国人喜欢用排比的修辞方法,但是内容空洞。举例来说,形容一个草坪很漂亮,中国人会写这草坪绿得像什么,像什么,而美国人会举具体的例子,草坪是绿色的,苍蝇飞在上面、有花……中美思维方式的不同会在写作中体现出来,所以教授有时会认为我们这样写是不对的,没有把观点表达清楚,词不达意。这对我来说是个挑战。
“国内的写作方式在美国是行不通的”,“ 中美思维方式的不同会在写作中体现出来”,这两句话真是抓住了问题的要害。
阅读被老师们视为课外书,写作成为冷僻艰涩词汇和复杂漂亮句型的堆积,中国学生深受假大空的功利应试教育之害可谓深入腠理了。西哲弗兰西斯•培根有言“阅读使人丰富”、“写作使人精确”,美国大学里如此高强度的阅读和写作更是对于思维方式的训练——美国教育的一个根本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只要学习者主体具备了批判性思维,这些看似“难于上青天”的阅读和写作任务才会成为“a piece of cake”。
其实国内高中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并不少,但很多人对于英语学习的理解,最后简化到了TOFEL和SAT的刷分之上;而他们最常用的方式就是背单词和刷真题。
以最让中国学生畏难的阅读部分为例,根据其官方考试机构在《SAT技能详解》(SATSkills Insight)中的说明,主要考察五项技能:推断词语的含义;理解文学元素;分析结构与观点;分析作者的写作技法;推理与推断。
这些技能其实代表了学生批判式英语阅读的能力,这些能力绝不是简单的背单词+刷题的过程可以解决的。换言之,在国内的培训机构里,学生花了大量的经历和金钱在SAT的准备上,虽然获得了SAT高分,分数可能比美国本土学生都要高很多,但是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却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许多学生可以记诵一两万个英文单词,但在写作时只能用500个,甚至常常用得不到位——因为背单词并不能真的让他们掌握这些单词。
背单词和刷真题之于阅读能力更像是一种技巧训练,而泛读和精读才是真正的体能锻炼。体能锻炼毫无捷径可走,你必须像美高党那样阅读和写作,才能获得读写能力的真正提高。
方法:中国学生如何应对?
在了解了美国大学的阅读与写作量后,我们来看一看这样的学术挑战,到底如何应对。

事实上,“读不完”“读不懂”这件事,也不是中国留学生独有的问题。你或许没有想到的是——那些在美国土生土长、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也和中国学生一样对繁重的阅读任务叫苦不迭。而中国学生,因为从小受到的阅读训练较少,在方法上更加欠缺。
想在美国大学里成功,你必须学会这样阅读 学会分辨:什么该略读、什么该细读、什么不值一读
在剑桥大学,第一个library induction lecture就是关于“how to read 10books an hour”(如何在一个小时内阅读10本书)——如何通过略读提取与你的研究相关的信息。 为什么呢? 因为read widly和read deeply对于学习者而言同样很重要。当我们进入大学开始专业学习时,必须既懂得通过广泛的阅读来掌握大量专业知识,也懂得缩小关注范围来深入进行某一问题的研究。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涉及的reference可能达到几十条甚至上百条,我们几乎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一样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通读几十本、上百本参考书籍。 “You don’t need to read these books. You need to understand them.”
“理解”比“读完”更重要。在此,学霸君给你们一些tips:
1,学会用CliffNotes和SparkNotes
SparkNotes和CliffNotes都是美国大学生最常用的学习网站,前者提供了海量是文学学习指南资料,包括作家简介,作品梗概,写作特色,人物分析,关键问题解析等等;后者是老师和教授亲自撰写的文献学习指南,旨在提供文献大意和文献当中的词汇意义。美国大学注重课堂讨论,课堂上常常一起分析、交流大家所读的文本。适当地参考SparkNotes和CliffNotes,第一是为了让自己脑海中有个总的概念,其次要是没读完,参加课堂讨论也不至于云里雾里。
2,阅读“5”步法
a. 先了解作者。读读关于他/她的介绍。在网上找到一篇关于作者的文章,快速读过,帮助你迅速了解该作者的个人观点和偏见。 b. 阅读标题、副标题和目录。这样你就知道了这本书的中心论点,以及中心论点会在大方向上如何展开。 c. 逐字阅读引言和结论。通常引言会告诉你作者计划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结论会告诉你作者希望你读完后能得出什么。 d. 阅读/浏览每一章,记录笔记。阅读标题和这章前几页,找出作者想在这一章表达什么,以及它是如何为中心论点服务的。然后浏览所有标题和小标题,阅读每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读的过程中,记录笔记。我同意作者的哪些观点?不同意作者的哪些观点?哪些地方读不懂?哪些地方我想和同学们一起讨论? e. 重读目录。一旦你读完了这本书,再读一遍目录,并在脑海中进行总结。花一些时间重温整本书是如何一一展开的。
3,借助中文版
对于难度较大的文本,借助中文版来帮助理解。发现自己根本读不完也读不懂的情况下,先读大纲和摘要,再读中文版,然后找到自己想要了解的部分,对照进行英文的细读。
培养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
根据福布斯的报道,美国大学生平均一分钟的阅读速度为450个单词。中国学生,本身面对的就是第二外语,再受不良习惯的影响,速度会大大落后于美国同学。在高强度的阅读下,读得太慢几乎等于失败。
改掉“oral reading”的毛病
许多阅读者常常会在读书的过程中不由自主地移动嘴唇进行“默读”,就像小时候我们大声朗诵课文一样,这能帮助大脑理解和记忆所阅读的概念,但却是影响阅读速度的一个主要障碍。如果你有这样的习惯,可以尝试在阅读的时候嚼口香糖,或将一根手指放在嘴唇上避免唇部的运动。
避免电子产品的干扰
今时不同往日。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受到的诱惑很少。但如今,能够干扰我们的因素已经越来越多了。读着读着就开始刷起微博、朋友圈的情况,几乎是大家的通病。想要提高阅读速度,让自己远离一切电子产品的干扰,让自己高度专注。读书的时候先记录下想要进一步查找资料的地方,等到完成一定的阅读任务后,再上网搜索。
写作遇到困难?请找大学写作中心! 写作中心,因为这绝对会给你的写作提供很大帮助。写作中心的顾问都是经过培训的,他们会批判地阅读你的学术论文,加强你的论证力度;他们会和你讨论你文章的结构、中心思想、语言表达,并给出专业的修改意见。

写作中心具体可以提供哪些帮助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所学校的写作中心了解一二。
杜克大学:我们主要为学生提供50分钟、一对一的讨论会,在这50分钟里,你可以和助教讨论任意一个你正在写的文章。我们可以为你写作的任一阶段提供帮助:从头脑风暴、做调查到写草稿、修改和最终修改稿。
康奈尔大学:我们助教可以帮助你的四个方面:讨论你的写作任务、评估你的研究资料,头脑风暴和大纲写作;探寻论点和论据使用,正确使用引用规则;分析文章的深度、结构、读者期待、段落发展和风格;修改惯用的语法或搭配错误。当然,在使用写作中心之前,你也需要知道有些帮助是它无法提供的。
哈佛大学:我们很乐意指出你文章中的语法、句法问题,但我们不能校对、修改你的文章;我们可以对你论证的清晰度和结构给出意见,但我们无法预估你的老师会如何评分。
纽约大学:我们是写作顾问,不是你文章的校对者、编辑者、代笔者、或是评分者。我们会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提供建议,但不要期望我们会对文章进行修改;我们会鼓励你去重新思考或加深你的想法,也会帮助你找到更有力的论证方法,但我们不会告诉你要选择怎样的中心思想,也不会告诉你如何去看待某个论据;我们也不会评估你会得到的分数。你如果来写作中心的话,你的想法可以得到反馈,你也会得到指导,如何进一步去深入你的想法。你可以在引用、句子结构、段落结构,你的结论甚至是整篇论文的组织上得到帮助。理想的写作中心是你可以在那得到实在的、有用的反馈,离开的时候你会成为一个更出色的作者和学生,不管你进去前有多么出色。所以不要害怕去问一些愚蠢的问题,或者认为只有写作很差的学生才需要去写作中心:那不是悔过自新的地方也不是一个受人侮辱的地方。我接触的学生从大一新生到准博士,帮助他们写论文。甚至大家都知道,教授都会常常造访写作中心来对他们的工作寻求反馈。
不要忘记你还有教授
“让你的教授也参与其中。”Kelly说道,“我们的顾问来自不同的专业,所以学生可以在各学科的论文上得到帮助,但是他们只会对你的结构而不是内容给出意见。”他这么说道。“针对学科的论文上的反馈是很有用的,特别是教授的反馈。
书单:美国大学生都在读什么?
The OpenSyllabus Project
TheOpen Syllabus Project 收录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语地区200所大学38门学科过去15年超过110万份课程教学大纲,通过大数据对高校的阅读书目展开研究,使其能被更广泛地应用于教学研究、书籍出版和知识探索。
例如经济学专业(Economics),Open Syllabus Explorer收录的课程大纲中,一共可以检索到37,764本书。 排名第一的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哈佛史上最青年的终身教授之一格里高利·曼昆的《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这本书是目前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教材之一。
我们输入“哈佛大学”,就会发现哈佛经济学系所要求阅读的书目与刚才获得的列表相比,还是挺不一样的。
在哈佛,最受推崇的经济学书目是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经济学教授的《微观经济理论教程》(A Course in Microeconomic Theory)。而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在哈佛只排到了11位。
当然,我们也可以只输入大学名字,看看这所学校的学生普遍都在阅读什么样的书籍。可以看到,在哈佛,排名第一的文本就是The School Library,第二是马丁·路德·金的《伯明翰狱中来信》(Letterfrom a Birmingham Jail ),第三是英文写作圣经The Elements of Style。
所有去美国留学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不到100页的英文写作圣经
推荐所有去美国留学的人把TheElements of Style当做英文写作入门书籍来读,这是因为,斯托克简明扼要地将复杂纷繁的英语修辞学归结成了几条基本原理和规则。

说它是“小册子”一点不假。内容短小精悍,初版不过43页,补充再版后也不到100页。语言直截了当,活脱脱的行文规范守则,无一字多余。
而其中提到的,全是基础的基础,每个人进行英文写作时一定会迎头撞上的问题。2011年,《时代》杂志还把它评为了1923年至今最有影响力的100本图书之一。
难以适应的美国大学读写挑战,你准备好了吗?
本文系授权发布,From WE留学生 ,By Yan Xin,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北美学霸君诚意推荐。